記者王若然/洛杉磯報導
亞美政聯理事會主席胡澤群(Charlie Woo)。(本報檔案照)
亞美政聯(CAUSE)聯合洛杉磯加大(UCLA)對加州國會選區重畫進行研究。結果顯示,新國會選區地圖,若在今年11月公投獲通過,整體上會增加亞裔選民的影響力。亞裔選民為最多的區域(Asian plurality districts)將從之前的三個變成五個。
亞美政聯指出,很高興看到這一結果。總體來說,原本亞太裔選民數量占優勢的選區,大部分沒有被稀釋。在其他一些選區,亞太裔還增加了選民力量。亞美政聯是一個無黨派的中立機構。
在洛杉磯加大這份標題為「2025年11月特別選舉:重畫選區以及給亞裔美國人帶來的影響」報告中,提供客觀、詳細的分析。其中幾項重點內容包括:
1、整體社區投票力量:根據目前的國會選區地圖,加州共有10個國會選區中,已達投票年齡的亞裔選民占比超過20%。在新的國會地圖中,這10個選區得以維持原比率;甚至在普遍情況下,亞裔投票勢力有所增長。
2、亞裔選民為最多的區域增加:從之前的三個變成五個。新增CA-14以及CA-15,這兩個選區的國會議員分別是Eric Swalwell以及Kevin Mullin。其他三個亞裔選民占多數的選區為CA-17(國會議員Ro Khanna)、CA-28(國會議員趙美心)、CA-45(國會議員Derek Tran)。
在南加州,一些亞裔選民的重點國會選區包括:
CA-28:該選區目前的國會議員為趙美心,新的地圖下,該選區仍連結西聖蓋博谷城市,該地區亞裔選民比率仍維持在35%。
CA-38:該選區目前國會議員為Linda Sanchez,亞裔選民比率從20.95%增至26.4%,地區包括鑽石吧、羅蘭岡、哈岡地區不變。
CA-45:目前為國會議員Derek Tran,亞裔選民比率從36.9%升至40.8%,使該地區的亞裔選民更加集中。
CA-47:目前國會議員閔大衛(Dave Min),亞裔選民占比從19.3%上升至25.3%。
重新規畫選區後,亞裔選民比率下降的國會選區,包括51選區和40選區。目前這兩個選區的國會議員分別Sara Jacobs以及金映玉(Young Kim),前者占比從15.74%降到9.3%,後者則是從17.36%降到11.6%。新地圖對金映玉影響重大,該區將損失約2萬9000名亞裔選民。盡管51與40區,不是10大亞裔選民占比較大選區;但看到亞裔選民在這兩區影響力下降,亞美政聯仍感到遺憾。
新規畫的加州國會地圖,將在11月進行公投;在選票上,它名叫Proposition 50。亞美政聯理事會主席胡澤群(Charlie Woo)指出,在選區重畫議題上,很少有媒體關注其對亞太裔群體可能會產生的影響。因此,亞美政聯通過與洛杉磯加大合作,進行具體分析,為亞裔選民提供投票嚮導。胡澤群表示,總體來講,這次新畫的國會選舉地圖提升亞裔選民的力量,產生積極影響。